千位風控精英齊聚一本財經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
時間:2019-04-20 01:32:32 | 作者:愛科技網 | 點擊: 200 次
2019年4月13日,一本財經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大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舉辦。
這是一本財經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也是中國風控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它延續了前兩屆的主題:“風控·命門”。
在現場,一百多位業內大咖、千位金融風控精英齊聚,圍繞合規運用大數據、反欺詐、出海東南亞、小微企業貸、合規催收等議題,深入探討了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14個主題演講
針對行業痛點難點和最新趨勢,到場的14位大咖分別發表了20分鐘的主題演講,覆蓋“經濟下行期,風控和戰略該如何調整”“市場下沉趨勢下,風控如何順勢而為”“如何通過大數據風控提高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如何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等主題。
金融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那么,如何平衡金融的風險與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梳理了英國、新加坡等地監管沙盒實踐,表示中國有必要盡快推出沙盒監管,以提高中國金融科技乃至金融業的全球競爭力。
“普惠金融”,是一個在現場被頻繁提及的名詞。
“信貸到底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還是火中取栗?”在主題演講中,前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前美國運通銀行董事會董事林晴,提出了這個問題。他表示,在中國,雪中送炭的普惠金融,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挖財總裁顧晨煒也表示,在中國,普惠金融所謂的“普”和“惠”,會真正出現。而科技賦能也將成趨勢。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小贏科技CRO李侃。他表示,小微企業金融的全球缺口是5.2萬億美元,而且這還只是對發展中國家的調查。在這一方面,市場廣闊,大有可為。
但中國,要做普惠金融,需要面臨各種挑戰。
比如黑產和反欺詐問題。騰訊金融云首席數據科學家李峰表示,目前,全世界互聯網黑產約有1140億美元規模,中國就占60%,而中國的黑產從業人員達到了150萬人次。
飛貸金融科技高級合伙人兼CRO周立勇稱,在移動信貸領域,要做好風險管理,主要要做好三個方面,即欺詐防控政策、大數據信用評分、客戶生命周期管理。
電話邦數科創始人兼CEO毛羽建則表示,通信大數據可以賦能智能風控。比如通過通信大數據,有效識別欺詐團伙養號行為。
“在信用風險之外,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合規風險等等,其實都是風險治理的重點。”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余紅永如是說。
普惠金融還存在一些其他挑戰,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
下沉已是大勢。玖富萬卡CRO陳黎明表示,中國70%的人口來自三線和以下城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下沉客戶多缺乏金融常識和自制力,易造成盲目借貸和多頭借貸,需要加強多頭防范。
捷越聯合合伙人兼向前金服CRO金可冶以美國為例,說明在經濟下行期,要做好風控,需要精準定位風險,多維度分析產品、客群、地域、客戶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等因素。
新顏科技CEO黃向前觀察到了一個趨勢:市場在持續向場景分期轉型,而場景分期蠶食的,主要是原中、長期網貸的用戶。
“在此情況下,需要深耕垂直領域,進行精細化運營。”他說。
知道創宇創始人趙偉認為,在金融科技領域,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
他提出,需要遵守用戶隱私保護三原則:保障用戶知情權,信息收集不超過法律框架,不過度采集用戶信息。
在談及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時,前Capital One董事總經理、亞洲地區主管Ajay S. Mookerjee博士,為與會者勾勒了一幅美好藍圖。
他認為,金融科技市場將在2025年達到10%的市場占有率,整體估值將達到6萬億美元,規模將是整個銀行業的四分之一。
這是一個極為振奮人心的未來。
兩大圓桌會議
在主題演講之外,主會場舉辦了兩場圓桌論壇,主題分別為“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小微企業貸”“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傳統金融”,主持人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以及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陳忠陽。
在上午的“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小微企業貸”圓桌論壇上,就小微企業貸款難、數據獲取難問題,開鑫金服研究院副院長兼產品總監胡漢光表示,可以通過物流、GPS等真實數據和區塊鏈技術,解決風控問題。
百融金服副總裁兼普惠金融部總經理蒲克強稱,要做好小微企業貸,就得兼顧來自于企業的B端數據和來自企業主的C端數據。
“對于小微企業,也可以借助大數據進行關系圖譜建模,從而對其進行更精準的判斷。”PPmoney萬惠集團首席風控官劉鳳玲稱。